「Industrial Next」获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致力于打造自主工厂 | 沸点投资动态

发布时间:2022-06-29

近日,Industrial Next宣布完成1200万美元Pre-A轮融资,领投方为联想创投,跟投方为沸点资本和小米战投,同时也是全球首家由中国奇绩创坛(前YC中国)和Y Combinator(美国YC)共同孵化、同时加注跟投的跨国科技企业。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人员搭建、市场拓展等方面。

Industrial Next是一家致力于帮助主机厂打造自主工厂,提供新一代产线技术的先进制造技术服务商。其核心产品包括GA4 Tent技术、UMOS(Unified Manufacturing System)系统等。Industrial Next希望把曾在Tesla验证过的产线技术改进升级并推广应用,聚焦服务全球新能源电动汽车OEM厂商,通过基于感知的控制和自主移动工作站帮助企业逐步实现生产智能化、工厂自主化,最终实现软件定义制造。

当前阶段,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抬升,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全年销售渗透率将达到50%左右。2021年12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到22.6%,全年渗透率14.8%。在渗透率提升仍有较大空间的情况下,传统汽车厂商、造车新势力都在追求迅速建厂投产和产能扩张,汽车主机厂面临着产品验证周期短、扩产周期紧迫、工艺技术更新频繁等问题。这就使得企业需要打破产品研发和生产制造两大部门间沟通的鸿沟,应用新型制造工艺技术加快产能扩张速度和柔性化变更速度,并调整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的关系。

Industrial Next选择从工厂内的机器人工作站入手,从一个个基本制造单元的智能化开始,进而由下至上改变整个工厂的架构,提升工厂的柔性化生产能力。

为了使工作站内的机械臂具备自适应性,Industrial Next研发了“感知-决策-执行”完整闭环的软硬件产品:

这套AI框架最为核心的是其算法部分,部署公司自研算法可使机器人根据环境变化和加工状态实时调整自身动作轨迹,并可以实时研判零部件的质量状态。这种针对工艺过程环节的在线控制和实时质量评价技术提供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可以避免产线出现批量的质量缺陷问题,因为目前车企都是在工艺环节之后进行抽检,再根据抽检结果进行工艺参数的离线调整,但这种事后抽检无法做到100%质量保障。如果在工艺环节就可以进行质量评价和调整,这样就可以省去后续产线的质检环节。

在实现单个工作站智能化之后,Industrial Next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产线整体上的优化,上下游工作站之间可以进行实时信息交互,由此可以实现工艺环节之间的工序合并以减少工作站数量、工序实时调整以解决生产瓶颈和实现产能平衡,以及整体生产节拍的优化。

Industrial Next帮助汽车主机厂实现智能制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优化制造工艺与研发设计的联动关系。一方面,在产品设计阶段,Industrial Next将CAD/CAE的虚拟设计仿真结果与真实生产数据进行融合仿真,以此判断产品质量和工艺上的可行性,实现新产品研发设计和新工艺开发之间的协同。另一方面,实现智能化的工作站可以通过Industrial Next的软件系统将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收集整理并反馈给设计端工程师,设计人员可以根据生产效果迭代完善之前的产品设计。由此,制造工艺和设计仿真协同可以大幅提高企业正向设计效率和生产交付质量。

此外,Industrial Next在实现工作站这个基本制造单元的智能化之后,将进一步规划改变整个工厂生产的网络架构。整个生产过程将以I-MES生产管理软件和I-MOS原料管理软件为决策中心,其中I-MOS集成了物料、物流和供应商管理三方面的管理功能。

在Industrial Next的生产架构中,iMES-iMOS软件系统是作为全局统筹者的角色存在的,预计该软件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物料情况和各个工作站的生产情况来实时规划和调度生产任务,指导制造单元和生产线的生产,而各个分散独立的工作站可以随时柔性化地和其他工作站组合成一个整体完成上层软件分发的生产任务。这意味着Industrial Nextt希望帮助整车厂商可以不再沿用传统的现场-控制-监控-管理-规划的五层网络架构,而是采用只有决策-执行两层的生产网络架构,进而提升整个工厂的自主性和智能化柔性化水平。

Industrial Next希望通过改进并推广Tesla验证过的新一代产线技术,塑造出新的制造业生产模式和架构。除了新兴EV的OEM厂商,Industrial Next未来还将客户拓展至3C、商用车乃至飞行汽车等领域。

产品交付模式上,Industrial Next主要采取硬件+软件SaaS的交付方式,将为企业客户提供持续的算法升级服务。公司将客户群体划分为新建工厂和产线升级两类,对于产线升级客户,公司将主要提供工作站和产线智能化服务,对于新建工厂从0到1的造车新势力客户,公司将为企业提供整套自主工厂的完整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从研发到量产的效率,提高产品迭代后进入市场的成功率,减少整车造价并加速产能扩张。

发展规划方面,Industrial Next目前主要集中精力研发并推广机器人工作站智能化技术,未来将进一步研发下一代移动式机器人工作站和自主工厂软件技术,并推向市场。

团队方面,CEO Allen是特斯拉加州自主工厂研发项目负责人,是硬件背景的系统架构师,技术专长是高集成 ;CTO Lukas是Model 3、Y、X的整车系统架构师,曾领导Dojo的前身Autopilot的系统架构部门,是软件与算法背景的系统架构师,技术领导力强。Industrial Next团队其他核心成员大都来自特斯拉自主工厂核心研发团队,经过实战检验且分工合理,具备完整的自主工厂交付经验。成员曾在Waymo、通用汽车、福特汽车、Momenta等公司任职,均具有多年行业技术背景和经验。

沸点资本创始合伙人涂鸿川表示,Industrial Next实现了工业设计研发和制造环节的实时互动优化,并利用AI云端服务及终端智能设备将生产线建立在全智能的运营平台上。硅谷和苏州结合的团队极具行业前瞻性,极强的研发能力。对产线的升级优化有着深厚的理解,产品具有差异化的优势,成立不久已经获得众多头部客户的认可。我们相信Industrial Next可以通过产品技术的不断迭代,重塑未来制造业,也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

-- END --

010-80699060 bp@axpfund.com 北京市东城区东方广场西二办公楼1119单元 京ICP备16063346号-1